行业观察 - 文章正文

短信群发背后折射国人文化基因

手机发送祝福短信拜年成了中国人祝贺新年的一种独特方式,2011年,中国人在祝贺兔年新年的几天里,发送的短信又创造了历史记录。据来自几大电信运营商的统计数据显示,除夕当天,湖南的手机用户共发送了近10亿条短信息,人均发送46条,其中湖南移动手机用户短信发送量近7.7亿条,比去年增加12.86%。在上海,单是中国移动的用户就发送了9.2亿条短信,比去年增长近20%。从世界范围内看,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对发送手机短信有如此疯狂的嗜好。

从两方面理解:一是中国春节时有传统的互相祝福的习俗;二是除了春节这个特殊时段之外,中国社会还有一种独特的短信文化。除了拜年,还有中国人普遍对短信的超常嗜好。有不止一项调查显示,与其他手机大国的民众相比,中国人更喜爱收发短信。几年前超女很火时,在米兰,一位意大利美女就对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热衷于短信投票–而且是收费的–表示强烈不解,我很奇怪她会关注这类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异国小事,她告诉我说,当地媒体天真地把这解读为拇指上的民主,认为是中国的一种进步。

中国人对短信的酷爱大概有民族性方面的原因,比如中国人更内向、含蓄,相对于直接“对他说”,手机短信在小圈子内实现了间接的、含蓄的沟通,更适合中国人的心理,用网络新词说,这叫“闷骚”。大量的与性或政治有关的所谓“段子”通过手机短信在中国人之间广泛流传,这既是文化现象,也是政治现象。因为中国不像国外,可以在大众传媒上放肆地谈论性话题,或者通过脱口秀、人物漫画等拿政治人物、社会名流寻开心,更隐蔽的手机短信则弥补这一空白地带。

事实上,中国人对手机短信的酷爱,除了有文化、传统方面独特的背景之外,还有很大原因可能是出自电信运营商的“商业阴谋”:在中国刚刚推出短信服务之初,正是全国民众要求高昂的手机资费下调呼声最强烈的时候。手机短信成为垄断电信运营商们的另外一个潜在收入增长点。因为它比起手机通话费、漫游费来说更便宜,所以对老百姓更有吸引力。运营商们推出各种短信套餐,大力培养“短信写手”,搞“短信大赛”,在央视春晚上推广短信拜年,不知不觉间中国消费者的短信发送习惯就养成了。
  • 客服信息
  • 全国热线电话:400 6996 711
  • 企业QQ在线客服:938003896
  • 刘小姐 (早9:00至下午18:00)